面粉需求疲软麦子价格难以支撑过久
虽然已经逐渐步入春节传统需求高峰,但终端需求迟迟“不给力”使得小麦后市无法被看好。除非临储拍卖大幅减少甚至停止投放,否则麦市逆势反弹缺乏动力。进入12月下旬,年关将至,正值各加工行业尤其是消费者终端需求产品的旺季,而面粉就是其中之一。
小麦市场尽人皆知,每年的春节期间可以说是年内面粉需求的最高峰,小麦需求在此时往往也进入了一个高峰。受此影响,麦价也会迎来一个新的上涨高峰。
前期市场信心满满
正是由于人们对春节前市场的良好预期,因此,小麦市场的供应方———粮农和贸易商,在前期出粮都保持着较强的惜售心理,导致中秋、国庆期间小麦市场流通粮源异常紧张,麦价出现大幅上涨。国庆期间麦价的大幅上涨,使得小麦市场供应方的惜售心态受到进一步的支撑,当时市场对后期麦市可谓一致看好,多数囤粮的贸易商对春节期间麦价进一步上涨的幅度充满了期许,甚至有人已经开始计算手里这批小麦届时能赚来多少利润。政策调控遏制涨势
正是由于小麦市场价格上涨过快,为了防止去年春节期间麦价飙涨的局面再一次出现,政策调控提前采取了措施,比去年提前1个月投放了当年的收储小麦,另外在河南市场加大了2012年高质量小麦的投放力度,从数量和质量上缓解了市场的供应压力。随着时间的推进,投放力度还在不断增加。受此影响,小麦市场对后期麦价上涨的预估变得保守,不少供应方的惜售心态大幅松动,开始提前出粮锁定利润,市场流通粮源进入良性增长状态。
面粉市场需求惨淡
由于今年玉米市场一直处于低迷状态,虽然国家及时提升了临储收购价,但是在总体供应非常充足的前提下,玉米价格仍难摆脱萎靡的状态,而小麦则长期保持高位坚挺的态势。因此,饲用小麦方面作为能量饲料替代玉米的用量比例非常低,虽然考虑到豆粕价格高企,小麦由于蛋白含量高于玉米,而使得部分地区有少量替代,但刨除常规使用的饲用小麦之外,整体饲用小麦替代比例不超过5%。
在此种格局下,面粉加工企业成为小麦消费的主要终端。面粉的需求好坏将直接影响小麦需求的高低,而当前的面粉市场正是由于临近每年最大的消费高峰———春节,才使得市场对小麦行情一致看好。但笔者了解到,目前面粉市场需求并没有预期的大幅增加,部分地区与1个月前相比没有太大的变化,面粉消费量几乎没有增加。消费者对面粉的采购更多是选择随用随买,到超市里买面的更多是选择小包装,面粉的终端需求同比大幅降低。
终端需求不利,面粉贸易商选择从面粉厂采购备货也变得更为保守,笔者从河南当地某面粉贸易商处了解到,目前面粉的贸易库存比去年少三成以上,主要原因就是终端走货慢,面粉卖不动。面粉贸易商备货少了,直接迫使面粉企业开机率无法大幅上调。两周之前,不少面粉企业为了迎接需求高峰,已经开始小幅上调或者计划上调开机率。
麦价上涨再遇阻力
面粉需求的疲软,迫使多数面粉企业回调开机率或者暂缓提升开机率计划,一些小厂为了节约成本,更是采取开两天、停两天的生产方式。可以说,在面粉厂看不到任何“年”的气氛。面粉企业开机率上不去,那么其对生产原料———小麦的需求自然也就无法提振。小麦需求上不去,而供应方面随着临储拍卖加大力度的投放以及进口小麦陆续到港,小麦市场的流通粮源逐渐充裕起来。
小麦价格承压出现下行趋势,河南新乡、郑州等地的出库价比10月份下滑40~60元/吨不等,山东济南的普麦出库价比高位下滑60元/吨,就连麦价一直坚挺的河北省,石家庄、保定、衡水等地普麦的出库价也下滑20元/吨。虽然整体下滑幅度不算很大,但在这个常规的需求高峰期出现下滑趋势,市场整体对后市不看好的心态已经表露无遗。
当前,终端市场没有明显的利多因素支撑麦价上涨。除非面粉终端需求大幅增长,否则小麦价格在现有基础上只能保持平稳趋弱,甚至小幅下行的态势。
- 作者 mdly
- 发布时间 下午5:28
- 2013年12月26日
不允许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