业内人士称国内大豆市场亟待整合

在 国内的农产品中,大豆算是较为特殊的一个。一是因为其产业链最长,向下分为油和粕两条线,二是因为其国际化程度最高。近几年美国大豆大量涌入,对我国大豆 产业造成了近乎毁灭性的打击。在第八届国际油脂油料大会上,相关企业人士表示,国内大豆市场亟待整合,相关企业要灵活运用对冲工具规避风险。

我 国在大量进口大豆的同时,却经常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弱势地位,常掉入美国的信息陷阱。有业内人士质疑美国农业部操纵天气数据,诱导中国贸易商抢购待涨,再调 高大豆产量估值,使得大豆价格骤降。正如徐建飞所说,中国的大豆进口正在经历这样的现状:一些国内企业进口的大豆还没到岸,大豆价格便在一夜之间骤降,企 业经营面临着严重的威胁。

一 直以来,CBOT的规则就饱受诟病,徐建飞就对CBOT的交割体系提出了意见。“美国大豆生产已经遍布全美,并出口全球,但交割库仍只分布在芝加哥以南 403英里的范围内。大豆离开芝加哥就不能交割,这显然是不合理的。”徐建飞说,港口没有交割库,这让作为进口方的中国很被动。

此 外,国内的大豆收储政策也争议颇多。参会的一位业内人士向期货日报记者坦言,收储政策不仅破坏国内市场,更是让美国捡了大便宜。“我国大量进口大豆不完全 是因为需求猛增,当我国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收储国产大豆,价格相对低廉的美豆得以趁虚而入,中国自己的大豆却被阻隔在市场之外,成为了中储粮的库存。”

面对国内大豆市场的问题,业内人士纷纷表示,美国的规则固然有十分不合理的地方,但最先要解决的还是我们自身的不足,要让市场真正起到决定性的作用,同时相关企业要灵活运用对冲工具,把风险降到最低。“一定要吸取教训,避免水稻、玉米等农产品重蹈大豆的覆辙。”
  • 作者 admin
  • 发布时间 下午2:29
  • 2013年12月10日

显示评论

沙发 还在


添加 评论

不允许评论